
今天是屯門騎術學校開放日。閒來無事,就與老婆一起去走馬觀花了個把鐘頭,“順便”再讓老數碼相機活動活動。
今天還練習一下“Pan鏡”以增加“動L”。

這是將鏡頭速度降到1/30,效果更佳,但失敗率很高。。。呵呵。

其實,攝影不在於結果。就如愛好釣魚一樣,有釣到當然高興,但過程依然值得享受(我不釣魚而且不喜歡這種以殺生為樂的愛好,只是比喻)。
其過程在於,集中精力,鍛煉體力,臂力,還有眼力。
來自Y!Blog,現居隨意窩,不再更新。請欲留言者移步往 『任我行的天空』老窩: tigerzhk.blogspot.com 影子遍天下: http://tigerz-yblog2013.blogspot.hk/ http://blog.xuite.net/tigerzhk/hkblog http://tigerzmysky2013yblog.wordpress.com/
今天是屯門騎術學校開放日。閒來無事,就與老婆一起去走馬觀花了個把鐘頭,“順便”再讓老數碼相機活動活動。
今天還練習一下“Pan鏡”以增加“動L”。
這是將鏡頭速度降到1/30,效果更佳,但失敗率很高。。。呵呵。
其實,攝影不在於結果。就如愛好釣魚一樣,有釣到當然高興,但過程依然值得享受(我不釣魚而且不喜歡這種以殺生為樂的愛好,只是比喻)。
其過程在於,集中精力,鍛煉體力,臂力,還有眼力。
單眼相機10D已經很久沒有出門了。自從小三元兄弟少了一位後,就更加寂寞。
今天帶她出門啦。
攝影這東西,靠感性,靠眼力。從日常司空見慣的東西演變為有主題的相片,還要動動腦筋。
今天沒有特別主題,只是“花花”。目的還是讓相機不要毆太久而已。
更多
https://picasaweb.google.com/tigerzhk/20110507TM?authkey=Gv1sRgCK_n__Kv-puIQg&feat=directlink
新DC也帶了去,與7年前的D10相比。。。哈哈,不能比也。
小圖: P300, 大圖:D10
兒子第一聲是先叫爸爸還是媽媽一直是『懸案』。時間太久了,不記得了。
18歲生日那天,兒子說要玩『夜光筆』(亂起的名字,就是在黑夜中寫字)。他練了幾次後,慢慢掌握了timing,留下了上面一張算是比較成功的。
細看之下,我的問題恍然有了答案。
我也寫了最簡單的。上到FB後,女兒問,是給媽媽的嗎?
我說:『to All of you』。
其實,更想說的可以用三毛的話來取代:『要知足,要平凡,要感恩,要知情』
使用相機: Nikon P300,M Mode,8 sec, 光圈8
這台DC,是上週五下班,只花了15分鐘就完成買機程序,提回家來的。事前已經知道價錢,功能。無謂在舖頭跟店員學功能和操作吧。所以一切都很爽快。
題外話,買機時我講明要沒有開封過的,店員一口答應進去拿了一部出來。當完好無缺的包裝打開後,我看到在顯示屏上有點點類似手印的輕微污跡時侯,我皺了眉頭。店員很爽氣,馬上又拿出兩台給我挑。其實。。。嘿!老店就是老店。
該機的硬件規格就不要講太多了。事前看看人家的review可以有不少幫助。
有些人老是將沒有RAW output當作缺點,我則認為無需要。或者說,要RAW的請買其他model. 我用了那麼多年的單眼,也很少使用。因為,我始終不太喜歡相片經過太多後處理(PS)的。好就是好,無需那麼多後期遮掩。
不如,說說我的感想。
1.對焦快,白平衡準,測光也相當理想。
2.大光圈,比較暗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其驚艷的優點。
(手持,無閃光)連這樣昏暗的環境都可以拍出這樣有質感的相片,真的沒話說了。
3.玩玩手動
有手動功能,就是所謂被人稱為“類單眼”的DC吧。有些人投訴顯示屏沒有光暗顯示實際效果。其實測光柱已經有光暗表示。當把快門光圈調節至0就是OK了。
與自動拍的有何不同?
其他還在熱戀中,要慢慢發掘其艷麗的地方。
有點擔心,那幾公斤重的單眼會被冷落下來。又或者,即使帶著大單眼,還是會帶著這個大眼妹仔出門吧。
今天,放出了一個鏡頭。一個跟了我多年的鏡頭。
就叫她W(17-40F4,右一)吧。是與第一台單眼機Canon 10D一起的來家裡的,已經很多個年頭了。那時一起來的,還有小L(75-200F4,又叫小小白,左一)。
Canon鏡的軍團裡面,有各由3只鏡頭組成的小隊,分別叫做“大三元”和“小三元”。而這兩成員(W和L),就是小三元內的成員啦。
去年黃山回來,又增加了“小三元”的成員的另外一隻24-105(右2)。小三元隊伍整齊,可是,收藏他們的乾燥箱也開始顯得擁擠,難以伸腰。
幾經考慮,今天終於放掉了W。有點捨不得,只是希望新的主人能夠好好使用她。
數碼相機(DC)已經換了很多台了,但是這一套以10D為首腦的軍團就一直珍藏在乾燥箱中。使用率也逐步降低。
人家說要照好相,相機很重要。但我則想,好相不一定要靠好相機,而是要多點意念,時間和投入。好的相片,不需要放到原圖1:1去看顆粒是否粗細,而是意念,構圖。模模糊糊的,有時一樣有境界。
可惜,我都做得都不夠。水平無甚提高,所以也一直沒有換機的意欲。
估計以後的器材都小型化了。是否有價值換單眼body就要看到時怎樣發展了。只是,起碼現在,心中還是有一個『夢中情人』,那就是所謂『大白』了。能夠扛著那麼重的儀器外出,也許那體力才是夢寐以求的。